幾何光學實驗系列可開設多種幾何光學方面的實驗,學生可在老師的指導下,通過本公司提供的實驗附件,自己任意組裝實驗,通過本實驗的搭建不僅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,更能啟迪學生的思維。達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目的。
實驗內容:
1、測定薄透鏡的焦距(物距像距法、自準直法、貝塞耳法)、測凹透鏡焦距,由物像放大率測目鏡焦距,透鏡組節點和焦距的測定,測顯微鏡和望遠鏡的放大率,自組投影儀。
2、用幾何學的方法研究光在介質中的傳播規律和光學系統的成像特性。
使用方法:
實驗前準備與儀器調節:
共軸調節
確保光源、透鏡、平面鏡/屏等高共軸,避免成像偏移或模糊。
粗調時通過目視對齊光具座刻度線,細調需根據成像規律(如二次成像法)微調透鏡位置。
光學元件保護
僅觸碰透鏡側面或棱鏡毛面,避免直接接觸光學表面;清潔時使用擦鏡紙或專用毛筆。
禁止私自拆卸儀器,旋鈕調節需輕緩,避免機械磨損。
焦距測量方法:
凸透鏡焦距測定
自準直法:將物置于透鏡焦平面,通過平面鏡反射形成等大倒像,物距即為焦距。
共軛法(貝塞爾法):固定物屏距離(>4F),移動透鏡記錄兩次成像位置,通過位移差計算焦距。
物距像距法:直接測量物距(u)和像距(v),利用高斯公式 1/f=1/u+1/v1/f=1/u+1/v 計算。
凹透鏡焦距測定
需結合凸透鏡形成虛物,通過虛物實像法測量。